中国物流业发展要首先从制造业突破(2)

  2012-12-19| 互联网
  

 

2007年物流业的发展存在三大难点:

 

第一,成本约束普遍加大。首先是由于银行6次加息,物流企业融资成本明显增加。其次,物流离不开仓库与运作场地,而土地的紧缩政策,使土地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增加了企业劳动力成本。最后,柴油价格上升40%,并且货源短缺,全年运输成本上升17.6%。

 

第二,在物流的基础服务项目特别是公路运输环节竞争过度。根据全国公路货运价格指数显示,油价在上升,但公路货运价格却相对平稳,价格增幅不大。比如,整车元/吨公里为0.239,比2006年上升3.7%;零担重货元/吨公里为0.341,同比上升2.1%;零担轻货元/立方米公里0.106,同比上升3.92%。这只能说明在公路运输领域市场竞争过度,使2007年纯运输利润下降39%,不少运输企业出现亏损。这种过度竞争,使治超受到影响。据初步估算,目前从事城际间专线与零运输的90%是农民工,这更增加了运输市场的不规范运作。

 

第三,物流供需双方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最大软肋。制造业与流通业物流释放特别是高端物流速度太慢,广度太窄,而具有全程、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的国际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太少,成长不足。

 

二、加速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进程

 

2007年7月17日,我在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物流主题论坛上有一个发言,题目叫《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化”——供应链管理的历史使命》。有些人对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认为不好理解。其实,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必然结果,外国如此,中国也必然如此。这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特别重要,不起步就晚了。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我们现在正处于“服务经济”之中。即在世界历史上,我们第一次成为这样的国家,在其中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不再从事食品、服装、住房、汽车和其他有形产品生产。这一预言,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从事服务经济的就业人数超过一半以上,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了大多数。2006年,全球平均为69%,发达国家为72%,发展中国家为52%,中国只有40%。后来,经济学家在论述服务经济时,认为服务经济的核心是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这一论点我认为完全正确。

 

如何理解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我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化”,是以第二产业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的。离开了物质财富生产与劳动力生产去讲服务经济,就成了无的放矢。没有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人类无法生存。美国、德国、日本首先是工业强国,才演变成服务业强国。对中国来讲,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必须协调发展。

 

第二,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必然在工业化的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前期,商业、交通、通讯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工业化中期,金融、物流、保险、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工业化后期,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功能提升。中国现处于工业化中期,加快服务业发展正当其时。如果说信息服务是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源,人力资源服务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源,金融、科技、商务服务是新型工业化生命源的话,物流服务是新型工业化的第三利润源。大家要牢记3个90%。对制造企业来讲,纯生产的时间只占全部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物流时间占90%;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只占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生产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利润的90%。如果中国没有第二产业的坚实基础,即中国还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大谈服务经济是不适当的,但现在中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也应从制造业为主体逐步走向服务业为主体。

 

第三,服务业同样创造财富。当今世界有四种生产,一是工业生产,它的产品是工业品;二是农业生产,它的产品是农产品;三是服务业生产,它的产品是服务产品;四是劳动力生产,它的产品是劳动力产品。中国把服务业分为两类: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消费性服务业。我们经常举中国生产芭比娃娃的例子,中国的出厂价是1美元,而在美国沃尔玛店里出售价是9.9美元。9美元付给了研发、物流、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服务业同样创造价值。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先生讲,如果一种消费品出厂价是1美元,其零售价一般是4美元,“软三元”是服务业创造的价值。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更多有关物流知识技巧、技术资料以及免费发布车货互找、项目招商加盟等物流信息,欢迎访问“冀物流(bbs.hebeiwl.net)论坛”

分享到:

头条

图片

热点

相关推荐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或保存
关注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