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构建后疫情时代智慧物流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9/21 互联网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及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随着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以及国际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增加和形势日趋复杂,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到艰难的后疫情时代。

陆华:构建后疫情时代智慧物流发展新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及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随着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以及国际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增加和形势日趋复杂,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到艰难的后疫情时代。我国如何发挥率先控制住疫情和复工复产全面开局的发展优势,扎实做好“六保六稳”尤其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既需要战略上的大智慧,更需要抓住机遇,发挥智慧物流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的独特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要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习总书记这一论述不是简单地针对疫情下“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方略,是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谋划我国经济下一程的战略方向。现代物流链接生产、流动和消费,不仅对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和物流业自身的模式创新,以及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积极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智慧物流,更会加快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高质量稳定发展与变革。在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应按照“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智慧物流发展为抓手,积极推进制造业和智慧物流融合发展、促进商贸业与智慧物流联动创新发展、加快物流业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打造高效能产业生态圈。

  一、推进制造业和智慧物流深度融合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中,依托我国强大国内市场和超级经济规模,就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寻求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新路径。智慧物流有效契合了互联网制造全过程高效、精准的服务需求,将推进制造业与智慧物流的深度联动与融合发展,形成链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体化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制造业布局、生产组织、产品服务的模式变革,能够精准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实现企业增效。

  1.积极营造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智慧物流发展,相继出台了大量智慧物流发展政策、规划,在环境营造、引导产业、培育动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智慧物流发展,除切实让这些政策落地外,还需要在营造环境方面做足功课。一是精准制定税收、土地、补贴等政策,引导制造业加快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实现制造业与智慧物流资源共享与运行互动。二是制定制造业与智慧物流融合发展规划,加快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智慧物流服务发展,培育形成制造业智慧型生态。三是完善智慧物流发展法律法规,既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又有效消除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供需之间的融合障碍,为要素自由流动、高效流动和创新匹配清除制度、法律障碍。

  2.努力构建制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大循环体系

  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制造业具备面向全国、国际消费的终端服务能力,智慧物流对构建大循环无疑具有重要的先导性作用。一是在技术层面加快推进物流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形成落地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推动制造生产工艺流程智能化。二是在服务层面鼓励物流和供应链企业面向制造业提供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增强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捕捉、需求响应和敏捷调整能力,为制造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与升级。三是在平台层面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夯实智慧物流服务的技术基础,推进智慧物流与制造业数据链接和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协同发展新模式。

  3.加快形成我国智慧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

  加快编码、数据接口、文件格式等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制定适应智慧物流发展的应用标准。加快规范行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物流作业标准。加快智慧物流数据中心及信息平台建设,加紧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物流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积极引导和组织制造业、物流业加快智慧物流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使用,加快完善相关软件格式及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消除产业链供应链信息沟通障碍。

  二、促进商贸业与智慧物流联动创新发展

  针对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萎靡、非接触消费需求强大的市场特征,以新零售发展为契机,加快商贸业与智慧物流联动的技术、业态、模式创新,在商贸业恢复发展中,通过发展智慧物流,实现引流增量,推进商贸服务的高效快速复苏。

  1.加快推进智慧商贸物流园区建设

  积极构建“信息平台+商贸物流”的智慧园区模式,实现“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与“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无缝对接,营造物流与商贸业要素聚集规模运行的联动发展环境。打造智慧化“基地+网络”的商贸物流协同布局发展商业新模式,加快商贸物流产业链整合,为网络化发展创造基础环境。

  2.创新建设智慧商贸物流信息平台

  面向商贸、物流产业链,打造“商贸+物流+信息”的智慧商贸物流平台,形成商贸物流平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资源共享,创造新的客户效益。有效解决商贸物流信息孤岛、数字资源浪费等问题,运用平台技术挖掘数字资源潜力和捕捉需求,加快商贸物流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步伐。

  3.推动商贸物流服务生态模式创新

  以“网上交易、业务管理、商务协同”为生态构建核心,面向商贸物流产业链,整合上下游服务资源,高效提供商贸物流全程服务。通过系统集成、平台整合,实现要素的集聚与整合互动,加快商贸物流生态环境的智能化、人性化、机械化、信息化。

  4.统筹推进智慧冷链物流系统建设

  建设智慧冷链物流系统,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在冷链行业的应用。建立智能冷链仓储系统、智能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搭建冷链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冷链物流与消费、生产环节的产业链融合。加快冷链商贸与物流价值链重构,提升冷链商贸与物流协同和价值创造能力。构建可全程监测、温湿度控制的智能冷链服务系统,提高冷链全程溯源的智能化、信息化。

  三、加快物流各环节衔接打造智慧生态圈

  智能物流高质量发展是与制造业融合、与商贸业联动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快智慧物流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为此,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是智慧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以及智慧物流节点的功能提升与布局。

  1.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升级奠定智慧物流网络基础

  一是从降低全社会运输与物流成本出发,加快调整运输服务和组织结构,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二是完善多式联运标准化体系和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服务运行组织衔接。三是推广应用高效运输装备,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所需要的集装箱等标准运载单元的研发应用。四是充分利用RFID、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智能转运系统,不断提高运输方式间换装转运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五是搭建运输组织服务大数据共享信息平台,加强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公开共享。

  2.依托运输服务组织创新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升级

  一是积极推动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自动驾驶、无人仓等技术,布局建设新型物流基础设施,高起点打造信息互联互通、资源有效利用、运行协同的物流新基础设施网络。二是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以网络化物流服务为抓手,有效嵌入应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要素聚集功能。三是加快建设国家规划确定的国家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智慧型物流园区、物流物联网络、农村物流、冷链物流等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升级运输服务对接,打造干支配高效物流运作网络。

  3.推动物流服务模式和业务运作流程智能化改造

  一是推动物流企业应用智能科技进行物流服务模式智能化再造,为物流服务对接互联网制造、新零售提供业务模式支撑。二是加快推进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提高物流企业之间、物流各个运作环节之间的智能化衔接水平,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三是改造提升物流基础设施运行模式和流程,提高物流要素聚集功能和要素流动效率。四是提高仓储环节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为实现物流节点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奠定坚实基础。

  4.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

  一是提高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和质量,高质量服务于国家区域战略,使智慧物流成为区域产业布局重构、密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联系的重要手段和环境。二是精准施策,按照不同区域特点构建区域内部服务制造业发展、商贸业提升的物流服务系统。三是构建跨区域物流大通道和大网络,提高区域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区域物流运行成本。四是差异化服务各区域构建大循环、双循环的物流服务系统,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加快发育。

  本文作者:陆华,系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