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 加快区域物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3/05/07 互联网
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加快区域物流业发展 秦皇岛市发改委副主任杜宝军 物流业是应用性极强的行业,既要有实战经验,又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和科学的探索。我市坚持把建设以市场为导

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加快区域物流业发展

秦皇岛市发改委副主任杜宝军

  物流业是应用性极强的行业,既要有实战经验,又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和科学的探索。我市坚持把“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目标的创新型产学研基地”作为加快物流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努力加快区域物流业发展。

  一、推动企业与院校结合,建设特色产学研基地

  秦皇岛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2所,在校生12.3万人,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化、国际商务等专业或在一些相关专业设置物流方向。为了发挥这些大专院校对物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市交通与物流协会先后吸收了7家院校为协会会员单位,100佘名教授、学者为个人会员。聘请了涵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化、国际商贸等学科的研究生、专家和教授50佘人组成协会技术委员会,为物流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从2010年开始,市发改委和协会每年组织召开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和高等院校参加的“秦皇岛市校企、政企产学研合作座谈会”、“秦皇岛区域物流业发展论坛”等活动,支持和推动高校与物流企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中心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与秦皇岛龙腾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物流管理产学研基地”,开展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工作。2011年受河北省人社厅委托,该中心成功举办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现代物流技能“龙腾杯”决赛。秦皇岛动力设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五大动力设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企业之一,该公司与哈工大和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联动产学研基地”,在政府的扶持下,组建了“重大装备物流工程研究所”,目前正在研究推出大件物流运输技术规范标准。秦皇岛义乌小商品城秉承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的管理模式,与秦皇岛各高校联合合作,建立了华北地区最大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产学研基地”,该企业“货郎网”是高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商务报关、商贸流通等专业的产学研实训基地。中运秦皇岛物流公司与燕山大学合作,建设秦皇岛中运物流有限公司“冷链物流(进口水果)产学研基地”。中外运股份公司、秦皇岛运通物流有限公司在河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物流教学实习基地,两家企业委托该院实施“订单式”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一线物流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做好评级认证工作,提高物流产学研水平

  针对物流企业亟需提高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要求,物流协会把物流企业产学研基地建设与评级认证工作相结合,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与教育优势开展项目咨询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恳谈会”的形式向院校提出产学研课题和需要在生产和评级过程中帮助解决的实际问题。协会根据企业的自愿申请,组织高校专家参与提升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建设,会诊解决评级达标和产学研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几年来,我市先后有3家企业被评定国家AAAA级企业,2家企业被评定国家AAA级企业。秦皇岛中运物流有限公司是我市首批AAAA级企业,作为秦皇岛最大的香蕉进口、经营、物流专业化公司,其进口香蕉物流量占华北地区75%的份额。为了扩大进口水果的物流能力,协会邀请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专家就秦皇岛进口水果集散地建设组成调研课题组,就项目的建设、投资、经营、管理、发展以及物流路径等具体事宜进行调研、论证和答辩,课题成果提出的建议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秦皇岛运通物流中心是秦皇岛北部工业区较大的物流基地,也是国家AAA级物流企业秦皇岛龙腾运输集团旗下项目之一。市发改委通过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帮助企业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物流中心公共物流流程。企业以先进的网络物流服务,吸引秦皇岛家装材料装饰协会及其会员企业进入中心经营,全面推行贯穿购储销运一体化的标准物流保障运营体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三、搭建实际操作平台,创新产学研模式

  秦皇岛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与物流示范基地与当地高校合作制订学生就业培养方案,院校(与物流管理相关联专业)专业指导教师根据小商品的属性和电子商务的特点,把在校大学生与商品城商户结成对子,形成学校电子商务销售与商品城实物商铺供货的多对多结合,学校选定培养目标,制订实习、培训课程,进行理论研究。企业为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交易模式提供实践基础,实现了“基础学习——实习上岗——上手实践——创新就业”四个环节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又促进了商品城的电子网络销售,双方互利共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基地与企业开展“培训和实习双角色转换模式”。该基地以“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为依托为秦皇岛运通物流中心定向培训企业员工,把进入基地培训的企业职员身份调整为学生身份,引入学生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培训学习,“学员”在此期间的学习表现由校方进行考核。同时,学校又把在校的学生输送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进入岗位实习的学生身份调整为企业职员身份,实行公司的职员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实际岗位开展工作实习,“职员”在岗位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由企业进行考核,双角色转换在提高学员和职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保证了培训和实习效果。秦皇岛家惠集团商贸物流配送中心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自动信息化学院、中科院北戴河兰德科技有限公司在“物流仓储RFID管理系统产学研基地”平台上,组成高校和企业人员的联合攻关团队,利用高校的知识和企业的技能,共同申报开发基于RFID与ERP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题成果帮助高校科研人员完成了单位科研业务,实现自身价值,也为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的难题,提高核心竞争力,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四、下步工作措施

  秦皇岛是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今后,要在借鉴先进城市物流产学研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秦皇岛物流产学研工作水平。

  一是开展调研,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现代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离不开政府支持。市发改委要结合产业扶持政策,组织有关单位对政府产学研方面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贴息贷款政策开展调研,协调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由政府主导、企业投入、协会统筹的“物流产学研合作专项引导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可持续发展。

  二是推广经验,提升产学研工作水平。我国已经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国策,明确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市发改委会同交通与物流协会开展物流科技和人才需求趋势预测,找准企业急需解决的物流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难题,通过“政府出补贴出政策、企业出课题出经费,高校和科研机构出人才出技术”的联合开发方式,推广成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经验,从发展物流的战略高度推进产学研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是组织申报,认定国家产学研基地。按照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认定及管理办法,今年,市交通与物流协会组织重点物流企业(园区)及物流经营管理部门、承担物流教学和培训任务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和研究机构,按照产学研基地设立的条件和设立程序,拟申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动力设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首物流有限公司、秦皇岛义乌小商品城、秦皇岛临港物流园区等单位为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

  四是推进合作,发挥好物流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行业协会的民间性、中介性和行业性决定了它在促进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作中的独特优势,要通过多种形式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广应用物流科技成果,帮助企业解决物流方案设计和技术难题。在物流行业层面和产业集群(区域)推动构建物流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区域)联盟。通过评定“物流产学研结合示范单位”,树立行业典型,带动行业发展。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