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发布时间:2009/04/15 互联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 (Customer)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 (Competition) 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Change) ,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 (Customer)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 (Competition) 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Change) ,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其供应链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未来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一、制造业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华盛顿第 82 届全美采购经理人协会( NAPM )会议上,作为邓百氏咨询公司主席及 CEO , Volney Taylor 指出“较以往任何时候,今天对信息的掌握能力以及将之更好地应用于工作的能力将会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当然市场份额也相当重要。但最根本讲取得净收入是最有效的创造股东价值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重视采购的原因。”因此,在当今资源有限,生产程式标准化以及讲求多赢的时代,供应链管理水平在公司运做中尤为重要,它将成为影响公司业绩的主导因素之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1 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 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它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制造业强国。现有的中国经济主要以传统的高能耗、低附加植、低劳动生产率、低成本的模式进行发展,这种模式造成了两种后果:( 1 )在企业生产层面,使得企业利润微薄,微观生存环境恶劣;( 2 )在宏观层面,使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压力增加,国际竞争力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将逐渐丧失,中国经济已经无法支撑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严峻的现实促使中国经济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模式迫切需要变革。与此同时,信息时代和技术进步下的世界经济形式正在逐渐改变。一方面,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转移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自身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出去,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能够创造价值的环节,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新时代世界消费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不满足对产品功能的简单需求,而越来越多的需要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消费服务,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和心理需求。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体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和浪潮——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德勒在 2006 年的研究数据中表明:针对全球顶级的制造业企业,制成品在顶级企业的销售收入比重仅占 30% 左右,而服务及零配件业务的比重超过 70%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交叉融合,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和制造业向服务领域的拓展,要求企业以满足产品需求到以满足终端客户需求和中间企业生产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管理经济新模式。

 

    现代理念的供应链管理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发生的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等相关进行的有效益、有效率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以最终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定制生产方式,制造产品,对生产制造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实现如何控制库存、采购、物流成本;并通过信息技术对制造企业的整个流程实现管理和服务。

     我国目前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供应链管理水平较低,企业仍处于“重下游,轻上游”的传统观念,供应链伙伴之间缺少默契的合作关系,造成上游采购成本增加,原材料库存成本费用较高,供货不及时,对客户的需求无法做出快速响应。

2 、供应链企业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薄弱。在供应链的实际运做中,在共赢的基础上建立竟合的有效管理,从而确立共生性营销模式。

3 、供应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交货率不足,成品库存率较高,供应成本较高,总体供应链的反应能力较弱,运作效率较低。

4 、供应链的管理人才相对缺乏,直接影响了制造业管理的发展。#p#分页标题#e#

5 、供应链管理的技术相对落后,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相对使用效率较低,从而使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水平不高,缺少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 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

      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和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密歇根大学工业和运营工程学博士托马斯 . 崔研究了供应链网络关系,他研究了日本的生产方法以及连续性改善方案的规划,在哈佛商业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他的两本合著获得了制造业研究卓越奖。他总结了丰田和本田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建立密切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具有坚韧的爱,经过仔细选择,慎重而缓慢的建立关系,慎重而缓慢的断绝关系,了解其经商方法的重要性,了解最好而最艰难的问题,期望及重视倾听,建立供应商伙伴层次。共同改善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内容便突显其更广的适应方范围。对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1 、 随着制造业的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资源。近年来,国内制造企业要积极创造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创业环境,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做强,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快提高我国制造业物流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引导现代物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2 、建立遍及全国的制造物流网络节点,将供应链物流环节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要做大物流企业,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近年来,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很快,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以港口为枢纽,形成了几个大的物流节点。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物流市场由东向西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我们要顺应形势,积极推动。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物流企业也要随着产业的转移跟进服务。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积极营造环境,加快当地物流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协调发展的大格局。物流服务在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制造行业的市场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库存过大。现代物流技术库存控制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库存控制技术来实现: A 、连续库存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以经济订货量 (EOQ) 和订货点的原理为基础。连续库存控制系统要保持存货数量的记录,并在存货量降低到一定水平时进行补充供应。 B 、双堆库存系统。其特点是没有连续的库存记录,属于固定订货量系统。订货点由经验来判定,当存货消耗一堆时便开始订货,其后的需求由第二堆来满足。C 、定期库存系统。在定期系统中,在储物品的数量要按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查和补充。 D 、非强制补充供货库存系统。也称为最小最大系统,是连续系统和定期系统的混合物。库存水平按固定的间隔进行检查,但订货要在库存余额已经降到预定的订货点才开始。 E 、物料需求计划 (MRP) 库存系统。该系统广泛用于生产计划。是按反工艺方向,并根据最终产品的计划完工日期,来确实各种原料的订货日期和数量。

 

     3 、控制制造物流的运作成本,引进先进供应链管理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不但以服务成本提高来核算,而且要考虑进销差价来核算,控制企业的成本,引进先进的技术,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来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行业内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物流非常强调信息技术,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物流才真正有了生命力。目前,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 POS 系统技术、电子订货系统 (EOS) 、电子数据交换 (EDI) 、快速反应 (QR) 及有效的客户响应 (ECR) 、企业资源计划 (ERP) 等技术逐渐得到应用。条形码技术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大量、快速信息采集技术,能适应物流大量化和高速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的技术。条形码技术包括条形码的编码技术、条形符号设计技术、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开端技术。制造业物流是个朝阳产业,要从实际出发,研究适合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之路。#p#分页标题#e#

 

    总之,我国的制造企业要重视供应链管理,提高物质的供应效率,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要求在整个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有效的配合和协作,建立标准化和信息化平台,制定标准化和信息化战略。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建立密切合作、协调发展,实现柔性与稳定性的伙伴关系,从而获得最大收益。供应链的成员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优化整体供应链流程,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是未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经之路。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